車載式壓濾機其工作邏輯本質是 “將固定式壓濾機的‘過濾 - 脫水’核心流程,壓縮到可移動載體上”,兼顧了固液分離效率與現場作業的靈活性。
車載式壓濾機是將傳統壓濾機的核心過濾系統、動力系統、進料系統等集成在機動車(如卡車、拖車)上的移動脫水設備,主要用于分散式污泥、礦漿、工業廢渣等的現場脫水處理(如市政管網搶修污泥、河道清淤污泥、礦山尾礦等)。其工作原理基于 “加壓過濾 - 固液分離”,但因 “車載移動” 特性,在結構和流程上更注重靈活性和快速響應,具體工作流程如下:
一、前期準備:移動到位與系統啟動
場地適配與固定
車輛行駛至待處理污泥(或漿料)現場(如污水處理站、河道岸邊、礦山堆場),通過車載液壓支腿(4-6 個)展開并支撐地面,確保設備水平穩定(避免過濾時因傾斜導致濾板受力不均、濾液泄漏)。同時,連接污泥進料管(通常配 10-20 米可伸縮軟管)至污泥池,連接濾液排水管至市政管網或廢水回收池。
動力與系統檢查
啟動車載動力系統(多為柴油發動機或外接 380V 工業電),驅動液壓系統、進料泵、控制系統運轉。檢查濾布狀態(濾布需預先鋪設在濾板間,確保無破損、褶皺,避免漏泥)、濾板閉合密封性(通過液壓油缸推動濾板組,使相鄰濾板邊緣壓緊,形成密封濾室)。
二、核心過濾:加壓進料與固液分離
污泥進料(低壓填充階段)
啟動車載進料泵(多為液壓陶瓷柱塞泵或螺桿泵),將待處理污泥(含固量通常 5%-20%)通過管道泵入濾板組之間的 “濾室”(濾板表面有凹凸紋路和濾液通道,濾布覆蓋在濾板上,相當于 “過濾介質”)。
此時液壓系統提供低壓(0.3-0.8MPa),推動濾板組保持閉合,污泥在進料泵壓力下快速充滿所有濾室(濾室總容積根據車型不同,從 5-50m3 不等),此階段主要目的是 “填滿濾室”,為后續高壓過濾做準備。
高壓過濾(固液分離階段)
當濾室填滿后,進料泵提升壓力(通常 1.0-2.5MPa,根據污泥特性調整),污泥中的液體(濾液)在壓力差作用下透過濾布,經濾板表面的濾液通道匯集后,通過總排水管排出(可回收或達標排放);污泥中的固體顆粒(如污泥絮體、礦渣顆粒)被濾布截留,在濾室內逐漸形成 “濾餅”。
此階段持續時間根據污泥濃度和過濾面積而定(通常 30 分鐘 - 2 小時),直至濾液排放量明顯減少(表明濾餅已基本成型,水分難以進一步排出)。
三、深度脫水(可選):壓榨強化濾餅干度
部分車載壓濾機配備 “二次壓榨系統”(針對高含水率污泥,如河道淤泥),在過濾后期啟動:
通過液壓系統向濾室內部的 “隔膜板”(濾板內置彈性隔膜)注入高壓水或壓縮空氣(壓力 1.5-3.0MPa),隔膜膨脹后擠壓濾餅,進一步擠出濾餅中殘留的間隙水,使濾餅含水率從 60%-80% 降至 40%-60%(便于后續運輸或資源化利用,如填埋、制磚)。
四、卸餅與清理:完成一個循環
濾板拉開與卸餅
過濾(或壓榨)結束后,液壓系統反向動作,帶動濾板組依次拉開(相鄰濾板間距 10-20cm),濾室內的濾餅因重力或輕微震動(部分設備帶振動裝置)脫落,掉入下方的接料斗或直接落在地面(通過傳送帶輸送至運輸車輛)。
濾布清理與系統復位
人工或自動噴淋裝置沖洗濾布表面殘留的濾餅碎屑(避免堵塞濾布影響下次過濾效率),隨后濾板組重新閉合,準備下一批次進料。若需轉移作業點,收回支腿、卷收管道,車輛駛離現場。
車載式壓濾機的核心優勢(與固定式對比)
移動靈活:無需固定安裝,可快速響應多個分散處理點(如城市不同區域的污泥、偏遠礦山尾礦);
快速啟動:集成化設計減少現場管路連接,30 分鐘內可完成從 “到場” 到 “啟動過濾” 的全過程;
適應復雜環境:自帶動力系統,可在無外接電源的野外作業(如河道清淤、應急搶險)。